一份《中山大学校园管理综合治理实施办法(试行)》近日传出,其中注明“谢绝嬉戏打闹、逗弄儿童、在草地上休闲纳凉和游戏娱乐等行为”。(5月27日人民网)
作为中大的毕业生,看到这个规定颇感遗憾。逸仙大道两侧的青青芳草,是中大学子心中最有象征性的校园风景。毕业照、婚纱照,不少毕业学子都远道而来,一定要在这片承载了记忆的草坪上留念。平日里,埋头书堆的学子在草坪上放松心灵;老人小孩在其上共享天伦之乐;不插电的音乐会让草坪充满艺术气息……可以说,中大大草坪是忙碌生活的缓冲带,为学子提供一片诗意的栖息之所,也是中大博大宽容精神的生动注解。
然而,如果仅仅为了管理方便,以护草之名谢绝“进入草坪”,未免太过草率,也太过“不近人情”。
其实,不只是中大,在国内很多地方,严格的草坪管理也一直是环绕在民众心头的疑问。国外的草坪是公共活动场所,草坪上多是游人聚集,野餐阅读嬉戏,成了一道赏心悦目的人文风景线。而国内的草坪,多作为视觉景观设计,常赫然伫立着警示牌“请勿践踏小草”。栅栏,篱笆,石砌也在游客和绿地之间产生了一道隔阂感。都是草坪,为何国内的草坪如此娇气?
首先,显而易见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人多。草坪再好,熙熙攘攘的人群也让小草无可休息,给其造成毁灭性打击。另一方面,还归咎于品种差别。国外一般都为耐踩型草种,养护成本较高。国内的多为观赏型草种,若是过度踩踏会导致死亡,所以不允许踩踏。
然而,哪种草更适合现代民众生活需求,如何找准城市中草坪的功能定位,是更迫切需要厘清的问题。观赏型草坪和休闲型草坪,谁更能“造福于民”?以中大为例,南校区绿化率高达50%,草坪面积高达30多万平方米(中大官网数据),如果将如此大面积的草坪圈养起来,学校的公共区域将大幅度缩小,学生的公共生活也必然受到影响,活跃在草坪上的学术交流、亲子活动何去何从?对于建筑密集的城市中心,观赏型草坪也许有必要存在。但对于宽敞的大学校园,这样大面积的草坪定位为观赏型草坪是否有点可惜?
对于中大的草坪新规,校园草坪不该一刀切“禁入”,管理部门不妨考虑是否能改种耐踩型草种,或者分时段开放,切莫让一纸禁令终断了草坪上的欢声笑语。 (厂佳)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