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南关区教育局获悉,近几年,该区把教师交流作为队伍建设和促进均衡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交流策略,逐步形成了“教育局统筹、大学区管理、校际联动”的工作格局,探索出相对科学的交流模式。三年来,该区33所中小学校全部参与交流工作,累计参与交流教师306人次,占全区教师总数的12%。
建立区域“教育发展人才库”,“单位人”变“系统人”
高层次人才是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最宝贵的战略资源。2010年,南关区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南关名师、省市区三级骨干教师为支撑,建立了“教育发展人才库”,从人才库中遴选一定数量的名师相继成立了“名校长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并聘请省、市教育专家和名师,不定期地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诊断并加以指导。成立了由79个名优教师组成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团队,还经常组织名师宣讲团,赴学校巡回讲学。建立了区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定点联系学校制度,有9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与中小学建立了定点联系。通过建立教师研修导师制度,设立教师研修基地学校,建设教师研修网络平台等措施,推动“名师共享”、“名校共享”、“经验共享”。在探索“区管校用”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机制上,实现优秀师资的大流动。
成立“教育发展共同体”,“学校人”变“学区人”
长期以来,教师是“学校人”,这是制约教师流动最主要的制度因素。2010年,南关区建立“教育发展共同体”,以“大学区”这种介于教育局和学校之间的管理模式,破除了这一束缚。2011年,该区出台了《南关区教师交流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6年,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在编教师,原则上都要进行交流。每年参加交流的各级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比例不低于交流教师总数的20%。对交流的教师每年补助3000元,有交流经历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职评优,并为到普通校任课的教师设立教育局内部高级职称岗位,在大学区内跨校竞聘高级职称。2012年,该区率先在“西五”大学区和“103小”大学区做试点,今年暑期全面铺开。中小学起始年级符合条件的教师原则上全部交流,人数达到159人,实现了在职教师资源的二次配置。这种教师流动方式,打破了教师在一所学校从教终身的旧有格局。
目前,在大学区内并存着以下三种交流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优质校伞状辐射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各大学区优质学校为中心,由优质校向成员校发散性输出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优质校和成员校的共同提升。
第二种模式是学区内自主交流模式。各大学区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师交流活动,形成了务实、灵活的按需交流模式。如“教师走教模式”、“教师短期代课模式”,“假期文体特长班模式”等。“这些做法补齐了教师缺口,解决了岗位空缺,实现了资源共享,形成了完善的学区内教师补充机制。”徐彤说。
第三种模式是“1+1”定向对流模式。这种模式是由教育局整体统筹,每个大学区的优质校托管学区内的一所薄弱校,在项目周期内双方互派教师或整个团队进行跨校交流,形成点对点的“取经”与“送宝”。“这种带有吃小灶性质的交流,必将会迅速拉长短板,使区域内整体教育这桶水能够持续增高。”南关区教育局局长徐彤说。
搭建交流平台,“封闭校本”变“多元”
南关区还以大学区为载体,建立“优质校带动、普通校跟进”的教研模式,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创造教师多元交流空间。建立大学区校长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讨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协调学区内教师培训和管理工作。组建大学区学科中心教研组和联合备课组,通过大学区教研活动的“四个统一”,(即集体备课统一、教学研讨统一、质量监测统一、课题研究统一),“三个一日”(即教务主任活动日、教学校长交流日、教学管理专题日)和“三个一课”(即每人一课、每校一课、每学区一课),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形成了有限教育资源的聚集效应。此外,借助局域网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创建了大学区网站,将名师优秀课例、课堂同步观摩、试题教案等资源在平台上发布,实现网上教研、网上培训、网上交流,既为区域交流制度起到补充和衔接作用,更为全区内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通过教师流动,把优质校的育人理念、学校文化和管理体系融入普通学校,为普通学校注入了源头活水。”徐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