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国际化不是赶时髦、作秀,而是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今天,教育人的必然选择。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时,就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可是基础教育究竟应该如何“面向世界”?基础教育国际化到底要做什么?基础教育国际化就是培养留学预备生吗?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周满生指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侧重点,应该放在注重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和国际竞争意识上,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推动跨文化交流,积极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理念,促进区域与学校的内涵和特色发展,要让中小学生具备在全球化社会中获得成功所需要的技能。”
现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在推进教育国际化,但很多人对国际化的理解有误差,把“国际化”和“西化”画上了等号。实际上,基础教育是一个人“三观”形成的起点,以汉语言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历史、政治、地理教育,与西方语言、思考模式、沟通技巧的培训是道器之分,这一本末关系是必须要明确的。
面对一系列无法回避的追问,学界逐渐认识到,实现基础教育国际化,最根本的是在中国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正确理解西方教育。“接受多元文化教育、拓宽国际视野是首要的。”广东省珠海市教育局局长钟以俊认为,基础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培养兼具“中国灵魂”与“世界情怀”的学生,以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的新需求。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中国教育需要同世界交流,同世界接轨,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可以被介绍到中国来,但不能将其片面甚至盲目美化。教育国际化要摆脱最初的一些肤浅的认识,不能一提教育国际化,就是把学生送到国外去,或是简单地引进国际课程。基础教育国际化并非“西化”,也不等同于“留学教育”,应该是一种国际教育与国内传统文化的相互包容、共生、促进。
“教育国际化始终面临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关系的挑战。”周满生特别强调:“教育国际化是建立在充分理解本国教育特色基础之上的,全球化、国际化越是深入,本土化、民族性越是突显。”中西文化差异很大,用汉语的思维方式去实现英语的读写交流,这不是成功的教育结果。据统计,去年国内各类英语教学机构共招收3.6亿名学生。中国许多英语教育单纯停留在语言教学方面,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推行教育国际化,中国首先要改变的就是教学方法,应该让学生走出国门、拓宽视野,培养其国际化眼光,以增强自信、培养领导才能。康长运直言,“如果我们的国际教育还是停留在教语言的水平,我们的国际教育就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