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外合作办学不断深入,国际课程纷至沓来,刚刚起步的中国国际学校、国际课程班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目前,在课程体系上出现了两派:一派是中西课程以不同比例进行,一派则几乎全是西式课程,教师全是外教,教材全是进口,中国的政治、历史基本不教。因为没有公认的标准,有些国际学校、国际课程班对中式课程尽可能地进行压缩,甚至完全舍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素认为,国际合作办学把国外的课程直接搬到中国来,对于少部分学校来说,做这样的尝试是可以的,但是对绝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公办学校来说,提供的课程应该是“国际标准的课程”,而不是照搬国外的课程。“时下盛行的高中国际课程班完全实施国外课程,会存在‘教育主权’问题。”尹后庆认为,在引进国外课程的时候,一是要处理好“基础”与“国际”的关系,做到“基础为本,国际为用”;二是要处理好基础教育国际化与民族性的关系。
对此,上海已经在政策探索上先行一步,拟定了有关国际课程的政策框架与思路,强调建立国外课程准入审核机制。他们特别明确,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必须使用中国教材。但是,具体到这4门国家课程怎么保质保量,进入国际课程体系怎么实施,仍需要深入探索。王素认为,课程建设的着眼点更多地应该放在“建设国际水准的课程和引进国际通行的、大家认同的理念教学方式。但是从内容来讲,它应该是本土化的”。形式上的中西融合、国际化并不难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还需一个过程。“更高难度的正是如何融合。”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十分形象地描述了这一问题:“我们也讲世界历史,为什么不用英文讲,为什么不用中国化的东西替代它的艺术课程。”
目前,很多学校在本土化课程设置上,参照国际理念,吸纳国际优质资源上,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比如,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把引进教材和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40多种校本教材参照引进教材编写,为有意进入高中国际部的学生提前奠定双语基础。厦门英才学校则自主开发教材,将美国的教材校本化。
中国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国际化教育需求市场,让孩子们从小在国内就接受先进的国际教育,办中外合作国际初中或高中是一条路子。康长运认为,“如果我们能办好高中的国际化课程,既让孩子接受了国际化教育,为他们出国留学铺好道路,又可以为家长们节省费用,那就一举两得。”但是,“如果是油水模式,则永远是分离的”,康长运希望能创立一种更好的模式,像茶和牛奶一样“平分秋色”。
今天中国国际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借鉴和模仿国外课程,更不是国外院校的招生机器。随着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教育也必然会对世界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建立综合国内外教育精粹的自主课程体系,在国际教育中赢得话语权,让我们的课程有更大的包容性和选择性,才叫真正的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