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季强势来袭,22日在中山大学南校区再上演本科生专场。在招聘会上,深圳威富集团在展位前展示薪资标准时,将应届生就读的院校分为普通、重点、211工程、985工程,以及清华北大电子科大等5个梯度,以本科生为例,普通院校毕业生起薪为5000元,之后每一级别增加1000元,给清华北大的本科生开出9000元月薪,研究生每一个级别相差2000元底薪,这被不少大学生吐槽“歧视”太严重。
反对,英雄不该论出身
毕业的院校不同,给予的薪水也不同,高低相差很大,这种“唯学历”的做法让人失望。诚然,薪水明码标价,显得光明磊落,但这种差别化做法,最不利的恰恰是企业自己。
从严格意义上说,薪资按学校等级标价,并不是“非211不录用”,不应界定为就业歧视,但对于应聘者来说,却能够明显地感受到“歧视”。从学历的角度看,清华、北大的学生在各方面应该比其它院校毕业的学生能力要强,但对于企业招到的员工来说,却未必。极有可能清华的毕业生远不如一个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毕竟以前比拼的是学习能力,而参加工作之后,比拼的是工作能力。现在还没有对员工彻底了解的情形下,就按学校等级给员工划分了薪资等级,这是在打击员工的积极性。本来,不管是什么院校毕业的,大家都是新员工,在薪水上应该是一样的。如有不同,也应该是因为岗位不同,现在却是按学校等级给予不同的薪资,这种做法既荒唐又可笑。
薪资按学校等级标价是“唯学历论”的典型。“唯学历论”的做法在以前很普遍,有些企业就看重本科出身,非“211工程”、“985工程”高校毕业的不要,哪怕是已经取得了博生文凭。这种“出身情结”让许多人为之落泪。在早年的北京大学,蔡元培掌校时,聘请24岁中学毕业的梁漱溟任北大印度哲学讲席,聘任26岁中学肄业的刘半农为北大教授。蔡元培能够做到不“唯学历”,可我们的企业却做不到,不知道会不会惭愧。
学历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这并不代表着就能够胜任工作。作为企业,看重员工的是工作能力,而不是以前的学习能力。企业早应该抛弃“唯学历”,应该变成“看能力”给予相应的薪资。
我们谁都知道“唯学历”是不对的,但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总是以拿学历来衡量员工。这种根深蒂固的陋习何时才能真正消除?
挖学信息平台 挖学网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