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在迅速扩张的同时,也在市场的风雨飘摇中,经历了对自身的一次次思考。直到现在,投身于这个行业已经十三年有余,我才能够清晰地定位民办教育,为它的存在给出一个合适的解释:如果说公立学校是五谷杂粮,民办教育就应该是维生素。五谷用来活人,维生素用来补充营养,彼此补充,相得益彰。
当然,在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的。其中一个把很多学校推上风口浪尖的问题,也是新东方这样的培训机构一度遇到的问题:如果教育可以产业化,学校可以公司化,那教学质量如何保证?
如果我们卖的是一个杯子,对方可以直接看到外观、了解性能,比较优势。但是我们让家长认可的东西,偏偏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它的名字叫做知识。况且如果买错了杯子,大不了换一个就是,而为自己的孩子选错了老师,却是会贻误终生的大事。从这个角度看,民办教育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问题。
对此,我的回答是:用标准化的系统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
举例来说,所有的教育行业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师资,民办培训教育机构面临的第一大发展难题就是师资管理。新东方的理念是:要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先要找好能教育学生的人。简单地说,就是“言传身教”,从老师到助教,以至教学管理的队伍,先树立一个高素质的标准出来。所以在入口处,会有一个严苛的招聘标准,不仅考量老师的学术基本功,也通过一些小事来观察他们的品德。其次,每一个老师进入新东方之后,要接受全面的培训,再辅之以标准化的讲义和测评系统,最终成长为我们需要的人。
而这个过程,用公司化的绩效考核手段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一旦内容可以标准化,教师的压力也会相应随之减轻,可以更专注于学生其它方面。无论是画面生动的PPT,还是网络流行的时尚元素,新东方老师都可以把它们放在自己的课堂里,用“接地气”的方式来阐述知识点,激发学生潜能。在推进标准化的过程中,互联网和多媒体手段的采用必不可少。就这一点来说,民办教育在知识创新迭代上的速度,是可以成为普通公立学校有益补充的。
有趣的是,在我与其他新东方学校的校长交流的过程中,大家不止一次提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当我们聘用一些公立学校老师来培训机构的时候,会发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即使后期花很大的时间培养,却收效甚微,有时甚至比培养一个新老师更难。因为他们的方式、他们的概念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更改了。在中小学教育这一版块,民办需要更精细化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出国留学和职业教育就更不用说,残酷的市场环境,挑剔的家长和学生,已经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在刚刚开始的大数据时代,民办教育已经学会了在市场中寻求出路和发展。对于家长和学生的习惯和需求,能更敏感地捕捉,更积极地促进。不同层次,不同学校,不同分数段的学生,都能找到相对应的课程。
激烈的竞争造就最强劲的对手和最飞速成长的自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是民办教育可以把脚下的路走得越来越长的唯一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