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倾力援助拉萨教育
西藏孩子在家门口上“北京中学”
本报讯(记者 施剑松)“孩子们太喜欢这所学校了,每天早晚,走廊上、草地上随处可见捧着课本认真读书的学生,绝对是一景。”近日,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校长张大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14年9月1日,完全由北京出资兴建、派出管理团队,并派驻大批教师组建的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建成招生。短短一年,已经有2600余名西藏学生在这里学习。这些主要来自拉萨周边牧区家庭的孩子们,很快爱上了这所家门口的“北京学校”。
“不出西藏就能享受北京优质教育的教育援藏新模式,让京藏两地的教育人充满期待。”北京援藏指挥部总指挥、拉萨市委副书记马新明说,“学校完全按照北京示范完全中学标准建设,总投资达2.5亿元,所有教学设备也均按北京标准配齐,部分专业实验室甚至填补了西藏自治区的教育空白。”
藏式方柱、京式画窗、大红的屋檐……校舍设计显然融合了两地的文化特色。在校舍内,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学生宿舍、礼堂、数字化实验室、气垫导轨实验室等一应俱全。
在迎接首批援藏教师的仪式上,拉萨市委领导对张大力说:“希望这所学校探索出在整个自治区具有示范引导作用的教育模式。”对此,张大力认为:“首先要奠定学校的文化基调,形成现代化的学校运行机制和先进的课程体系。”
一年来,学校管理团队系统梳理了学校的管理制度,并新设了教学监控中心,保障所有制度得到精细化执行。
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宋志军说:“在教研方面,学校坚持‘送出去,请进来’,分两批将60多名教师送到北京的学校跟岗学习,同时邀请北京教科院、北京八中、北京八十中的名师到校举办讲座、进班诊断。”
在学校管理制度方面,主管德育的副校长张志宏说,学校从培养个人卫生习惯、戒除不良行为等不同方面明确制度、监督执行。
张大力说:“我们不是简单地在西藏建一所北京学校,而是必须适应当地学生需要,形成适合当地学情的教育模式。”
一年来,除了全面加强高考9科教学之外,学校还投入了相当精力挖掘整理具有当地特色的校本课程。广泛流传于西藏民间的乐器“扎年琴”已经进入学校的校本课程。这门课由学校出资购买设备,支持有特长的藏文教师扎西达瓦开设。在音乐教室里,来自拉萨市林周县朗当村的高一学生群培说:“每周我们可以跟老师学3次,我很喜欢扎年琴,没想到在这里能免费学到。”
把学校建到牧区学生家门口,免除了西藏孩子远离家乡的痛苦,对北京援藏的50余位干部教师来说,则意味着要适应高原环境和与亲人长期别离:父亲做手术无法在身边、孩子高考无法陪伴、轻伤不下高原……
“我们很清醒,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还需要很多支持。”北京石景山区的张大力说,“但既然来到雪域高原,既然代表北京,我们就有一种责任,要把首善标准带到高原,要把党和人民放心、西藏百姓满意的教育留在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