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成都日报(成都)
智慧教育的浪潮风起云涌,学校发展要跃上新台阶,就必须顺应时代,有所作为。借着“2015都江堰国际论坛”的火热举行,我们走进都江堰市6所教育信息化建设先进学校。这里既包含在线国际交流、智慧Hi课堂等前沿探索;也涉及未来课堂、翻转课堂等热门话题;既有城市学校打造的智慧校园、也有农村学校的信息化“逆袭”……形成信息化支持下的学校特色发展,实现了管理精致化、资源多样化、发展自主化和学习个性化,充分展示出互联网技术给都江堰教育教学带来的深刻变革。
成都树德中学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
面向世界卓育英才
成都树德中学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是一所高完中住读制管理学校,建校起就与成都树德中学联合办学。长期合作中,双方通过课题、研究和论坛等形式,推动高中教育优质发展。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方兴未艾,该校建设起网络教学资源库,探索基于移动终端的教与学、实景课堂、在线课堂等教学创新模式。今年7月,学校正式由树德中学领办,树德中学派出强大的管理团队,带来原汁原味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学、教研、考试、教师培训等与树德中学同步,全面享有国家级示范高中的教学资源。
学校从2003年首届高考以来,共培养出20多位都江堰市文理第一名,近20人考进清华、北大。今年高考更是全面超额完成目标,取得了应届重本和本科上线率居全市第一。高考成绩60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居全市第一;火箭A班100%上重点线,班平均成绩达598.4分,居全市第一;全市唯一的空军体检合格学生付明炜取得630分的优异成绩,有望成为都江堰市第一个被清华大学飞行员班录取的学生。还有一批优秀的艺体生脱颖而出,有望被中央美院等名校录取。
学校长期开展国际交流与互访活动,与美国布利斯学校和斯坦福大学结为友好学校。布利斯学校的师生和部分家长连续三年来学校访问学习,去年该校师生也成功地进行回访。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校于去年与德国包纳文理中学签署了结为友好学校的协议,组织师生前往访问,共商教育国际化事宜。同时,学校还是中国教育学会中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美国国际学生交流基金会(ISE)中美高中生交流基地。学校吴威同学成功实现了交流,现在美国就读大学。学校将继续在树德文化的滋养下,实现教育国际化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更大突破。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都江堰校区
“智慧Hi课堂”舒展自由生命
今年7月,泡桐树小学都江堰校区正式启航。这是都江堰市提升教育水平,引进名校的重大举措之一。学校秉承泡桐树教育集团“让每一个生命自由舒展”的教育追求,结合都江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出了“植根山水文化·舒展自由生命”的办学理念。
建设中的泡小都江堰校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载体,形成基于网络平台的学生个性化发展评价体系与基于云技术的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的管理、资源、服务的终身学习空间。在课堂变革上,以“看见学习真正发生”为目标逐步形成课堂变革的“4+1”机制:“1”即一个核心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4”即一对一教学聚焦学生个体差异、个性化成长课表推动素质教育、信息化课题思辨教学改革、引领教师革新课堂生态。沉淀出“智慧Hi课堂”模式,即和谐课堂、习惯课堂、智力课堂、影响力课堂。在课程变革上,以“看见个性真正舒展”为目标逐步形成课程变革的“4+1”机制:“1”即一个核心理念,多元、个性、全面发展,让每一个生命自由舒展;“4”即学科课程融入创新活力、选修课程满足个性需求、特色课程彰显教育本真、社团课程提升素质层次。在学生评价上,以“看见你的全部成长”为目标逐步形成评价改革的“4+1”机制:“1”即一个平台,泡桐树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网;“4”即全程、全面、全员、适时,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最适合的发展性评价。
助力学生个性、自主发展,是泡桐树小学都江堰校区信息化教育的终极目标。将“信息化”与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整合、无缝衔接,依托“互联网+教育”,不断创新信息化手段,必将实现学校构建智慧校园、舒展自由生命的理想愿景。
都江堰市李冰中学
“未来课堂”突破时空限制
都江堰市李冰中学是成都“首批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建设单位”,也是都江堰第一所国际化窗口学校。学校坚持“因势利道,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靓色艺体、多元发展”的办学宗旨,把学生心智健康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致力于培养学生做“四会七能”全面发展人才。今年4月,学校成功举行了“成都七中·东方闻道‘未来课堂’教学基地”签约和挂牌仪式,都江堰第一个“未来课堂”即将在李冰中学开班。“未来课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进行了优化,为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未来课堂”落户李冰中学,是推动城乡教育互动发展的新尝试,也是助推都江堰教育跨越发展的新起点。李冰中学积极探索具有李冰特色的未来课堂之路,为当地其他学校的未来课堂建设提供示范和样板。
学校应时而动,在教育内容、教育合作两个方面大胆尝试,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育国际化上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尝试,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成效。李冰中学自2011年起实施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学校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每年聘请外教给孩子们开设英语口语课,编写英语口语教材,与加拿大BC省甘露市汤普森公立教育局和加拿大温哥华公立教育联盟签订了特色课程实验班合作协议,也与荷兰格豪斯中学、英国牛津公学、英国沃特福德文法女子学校等长期开展交流互访活动,与国外同龄青少年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每年举行英语节活动。
近年来,李冰中学走内涵发展的特色品牌道路,在教育均衡化、现代化、信息和国际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
都江堰市七一聚源中学
互联网背景下的腾飞
都江堰市七一聚源中学是汶川地震后由特殊党费援建的一所异地重建学校。在现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背景下,学校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探求和实践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完美结合。
学校配备先进的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和校园电视系统,教师电子备课中心、语音室,每间教室都有电子白板和投影仪,为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广泛使用提高了硬件基础。学校参加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重点课题——《利用互动技术发展社会化学习网络的研究》子课题研究,多名老师积极参与、上示范课,顺利完成课题研究,也提高了学校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上的理论高度。
2009年,成都七中领办都江堰市七一聚源中学。互联网的发展,实现了两校的“同教研、同备课、同课堂、同资料、同考试”的“五同”教学,教室内的电子白板和投影仪,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真正实现网络同步教学,点对点的教学,将成都七中初中部、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课堂教学实景现场直播到聚源中学的课堂,让聚源中学的孩子即使身处农村,也能享受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教师们积极利用学校现代教学设备,制作课堂教学需要的课件及相关的资料,利用班级多媒体系统组织大容量、高效率的现代课堂电子化教学,提升了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的高效学习。学校搭建网络阅卷、成绩分析平台,提高教师阅卷效率,并能利用此平台细化试卷统计分析到每一个小题和相关知识点,学生和家长能通过网络查阅并得到相关的反馈,使得学生的成绩分析精细化、及时化。以互联网促进教学,七一聚源中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首批“成都市新优质学校”。
都江堰市北街小学
让课堂“翻转”起来
都江堰市北街小学在2013年加入由华东师范大学筹建的全国中小学C20慕课联盟,成为其中一员。在近两年的探索与研究中,学校大胆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翻转”之路。
学校通过前期周详而科学的顶层设计,制定了《北街小学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作方案》,对实施“翻转课堂”的步骤、时间、目标和任务,以及资源保障、各阶段工作重点都作了详细安排和部署。学校从解决教师在认知与技术上的难题入手,组织全校教师对“慕课”和“翻转课堂”国际教育形式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学习,普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理念,深化教师认知。汇编了《翻转课堂之微视频制作教程》,培训体系上层级深入,确保每学科组、年段组都有技术骨干。培训形式上重操作实践,采用线上线下培训,灵活机动,两年来每周两次的微视频制作培训从未间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计算机高级培训,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微课制作培训,举办“微课大赛”,努力提升教师在智慧环境下教学设计的能力。学校整合老中青教师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工作负担重,工作时间不足的问题。无论是前期各学科知识图谱的编制,还是中期基于知识图谱微视频的制作,北街小学的教师团队尽力做到老中青合理搭配,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实现老中青教师的互助共赢。目前各学科知识图谱搭建基本完成,核心知识点微视频制作已完成300余个。
在翻转课堂实践活动中,都江堰市北街小学始终把一线老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学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比如云平台的搭建、软硬件的购置与使用、教学模式与评价机制的探究等。以“应用”作为驱动,不断把“翻转课堂”的研究推向深入。
都江堰市光明团结小学
打造信息时代的“智慧校园”
都江堰市光明团结小学在“以人为本”的生态课堂中,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在绿色的生态作业锻炼中,让学生动手动脑,乐中求学;在落实教育信息化中,学校全面打造特色智慧校园,让教育提升到区域发展的“云”端。
学校创建了微信公众号“光明团结小学”,极具特色的校园活动、各种信息和教育方法、教育的前沿信息等,都通过微信平台与家长、社会进行有效沟通。“读者”们足不出户,指尖轻敲中就与团小来了个零距离接触。为方便与家长的沟通,学校每个班建立了家长联系qq群。作业提示、问题咨询、交流互动等通过“聊天”、“相册”、“文件”、“公告”平台都能方便快捷地进行。家长们利用qq空间介绍自己的家庭状况、孩子的特长、喜好以及对学校的建议;老师们则将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活动、生活或写成日志、或上传主题活动图片、或群聊等发到群里,与家长互动交流。
借力信息技术,学校建立了特色化网站,师生都是这个平台的“小记者”。和数字学校、安全平台等构建起一个广阔的信息网世界。学校落实三个“微培训”,让“微学习”成为每一个老师的一种习惯。学校优秀老师的微课制作方法在全市交流,微课翻转课堂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多位老师的微课作品获四川省微课大赛优秀奖,入选多个教育资源平台,开启“先学后教”、“学跨家校”的新的教学方式。作为有效提高学习和反馈效率的“电子书包”,改变了“以一本教材、一本练习本、一支笔,再配以老师讲解”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同学们通过平板电脑自主学习、做例题,老师在电脑上进行批改、反馈。教育信息化让教育站到了更高的平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