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生源大幅减少面临撤并的新疆巴里坤县石人子乡蒙哈汉小学,用带“泥土味”的信息化吸引学生从县城“回流”,实现100%就近入学——
一所偏僻村小的“逆袭”
“今年又有5个在县城读书的孩子回到村里了。这样一来,我们村的孩子100%实现了就近读书。”近日,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石人子乡蒙哈汉小学校长和平,笑着对记者说。
几年前,这所村小曾因生源大幅流失,面临被撤掉的危险。面对发展困境,和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终于挽救了这所村小的命运。这“救命稻草”是什么?
普通村小不普通
石人子乡蒙哈汉小学有130名学生,其中,蒙古族学生26人,哈萨克族88人,汉族学生16人。实行哈萨克语、汉语两种语言授课。
看起来,这是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村小,一排已有30年历史的平房外墙斑驳,有些破旧。记者感到困惑:这样一所村小,怎么可能吸引学生从县城“回流”读书呢?
在和平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一台电脑。“这是我用来调阅和检查教师电子教案的。”和平说,“自从实行电子教案以来,我就再也不用去翻阅老师的教案本了。”
走进教室,别有洞天。电子白板播放着视频资料,老师正在调取电子教案和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这些资源来自内地名校和名师,我们都可以用上。”和平说,“这是我们自己搞的‘班班通’,虽然很土,但好使。”
和平还说,现在,学校会议室变成了录播课堂。录播课堂?记者没见到录播设备啊。正疑惑之际,和平指着一个监控操作台:“就是这个,只花了900多块钱。”原来,学校把监控设备当作录播设备使用。
“别看这是个偏僻的村级小学,我们也是数字化校园。”和平说。
租旧电脑搞信息化
“2004年之前,学校没有一台电脑,教学条件简陋,教育资源匮乏。”和平说,“家长觉得孩子在这样的学校学不到啥东西,纷纷把孩子转走。”作为校长,年轻的和平有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困惑之际,远程教育的春风刮到了这所边远牧区小学。和平意识到,城乡差距的不断拉大,肯定会导致农村学校生源流失越来越严重,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是个好东西,借助它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找一条出路。
可去哪里找远程设备呢?2005年,和平得知石门子乡第一小学要淘汰一批电脑,这可把他乐坏了。他以一年1000元的租金,租下16台电脑,开始自己搞信息化。
租来电脑后,学校可以播放教学光盘给学生看。由于没有接收远程教育资源的设备,和平不得不每周跑一趟石人子乡一小,把他们接收的远程资源拷贝回来用。这种状态持续了3年。
2008年,一套价值2万元的地面接收器作为奖品送到了学校。这下就能接收远程教育资源了。
正是这一年,石人子乡中学被撤并。和平又把该中学使用过的30台电脑要了过来。接着,学校花了1000元钱,自己搞了一个校园局域网。这年9月,远程教育资源实现了“班班通”。
为了省钱搞信息化,老师们自己动手粉刷学校墙壁,每年可节省5万多元。
记者看到,10年前租来的电脑到现在还在使用,虽然外壳已经泛黄,但都被保养得干干净净,一点灰尘都没有。
学生100%就近入学
远程教育资源的引进和应用,很快改变了这所村小的命运。从2008年开始,生源开始由流失转为稳定。
“过去平均一年有10多个学生转走,2008年以后就一个都没转走了。每年还有学生要求转回来,全是奔着远程教育资源来的。”和平说。
很多人说,租别的学校淘汰的电脑,想搞好信息化,是痴人说梦。然而,和平硬是把梦变成了现实。
和平的理念就是,要把信息化设备用到极致。“再先进的设备,不好好使用,就是个摆设。”
教师朱慧霞说:“刚搞信息化那阵子,我每个星期都要跑到县城刻光盘,一次要花好几个小时才能做好。虽然很辛苦,但我们坚持了下来。”
石人子乡蒙哈汉小学有教师34人,都能熟练进行电子备课,应用多媒体。哈萨克语教学资源匮乏,学校便把汉语教师用的课件翻译过来,让哈萨克族学生看到外面的世界。蒙古族学生白力格说:“在这里,老师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真过瘾。”
记者了解到,当时租电脑给这里的两所学校已经因生源流失不存在了,而石人子乡蒙哈汉小学的生源却在逐年增加。
“是教育信息化救了我们这所村小。”和平说,“10年前,如果不搞远程教育,我们这所学校可能早就不存在了,村里也就再也听不到琅琅读书声了。”(记者 蒋夫尔)
《中国教育报》2015年11月2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