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大学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应该考取哪些证书?如何进行时间管理?该读哪些书?人工智能的推进意味着传统的财务核算工作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那么未来财务人员的价值是什么?如何为企业做规划、控制、决策。本期我们邀请中博诚通沈悦老师给大家揭秘。
人物介绍
沈悦
天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CMA会员
曾就职于普华永道、摩托罗拉等知名企业
目前在中博诚通担任CMA、ACCA全职讲师
博:沈老师,您好,请简单分享下您是如何度过大学时光的?您在学生时代都有哪些爱好
呢?
沈老师:十年之前,我上大学的时候,还没有所谓的职业规划,我和同学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大一,怀着happy的心情初入校园,见识校园,体验校园生活;大二,发现自己的兴趣在播音主持,参加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大三,为就业做准备,考取BEC Higher,暑假在外企实习;大四,广投简历,在天津一家外企,开启自己作为会计人员的职业旅程。
博:沈老师,您大学的生活经历对于您以后的职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跟我们分享一下?
沈老师:大学跟高中是承接关系,在大学时期,如果你就能找到未来的工作方向是非常好的。我在大学做的两件事儿对我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一是在英语方面有了提高,另一个是我较早地明确了毕业后不读研,而是直接进入外企工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大三的时候我进行了实习。作为老师,我也建议财经类的同学在大学的八个假期中能够找一份实习工作。实习其实跟试婚是一个道理,只有当你进入到一个企业当中,融入到团队当中,每天跟各种各样的数字和政府部门打交道,在月底年底都在苦逼地结账,真正体会这样的生活,才能明确财经这条路是不是你一直想走下去的。
博:很多财经专业和非财经专业的同学未来都想进入到财经行业工作,请您分析一下财经行业的现状?财经行业有哪些工作可供同学们选择?
沈老师:从学员和身边朋友的选择来看,财经行业的就业大概就是两个方向:
一、到企业里做财会人员。初期是比较简单的财务核算、费用报销等岗位,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可能会做一些包括成本分析、数据分析等更高端的工作。所服务的对象是企业,你所在的团队,大家共同努力工作,其实就是为企业提供职能,为了企业的发展。
二、进入事务所。事务所服务的对象是client(客户),那些在财务核算、审计税务方面有需求的企业找到事务所,事务所接受他们的委托,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所以,事务所里的专业人员(Professional),服务的是千千万万的客户。在事务所里,随时要be in profession,不仅在穿着上要非常职业,在内容和主体的实质上,也要做到专业。当客户问到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当我们的税务法律法规发生相应的变化,作为专业人士,你应该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判断,对这件事情或者新的发展方向给出见解。
企业和事务所,这两个方向并没有好坏之分,很多人在事务所工作了几年之后跳到企业,我自己是先在企业做了几年之后又跳到事务所。作为财务人员,如果你有机会能够分别在这两个方向上都有所发展和经历的话,我想对于你的未来是非常有帮助的。
博:您认为在财经行业获得高薪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沈老师:其实大家都是从小弟做过来的,在事务所里,把刚入职的同事,不管年龄大小,是否有海归经历,都叫做小朋友。不管是大一新生还是大四毕业生,我希望你们从踏入公司的那一刻开始,都有一个归零的心态。
在职场,每个人都想获得高薪,获得领导的赏识、同事的认可,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热爱你所选择的行业。很多同学虽然进入某个行业但是心里并不是非常认可,因此在工作中和领导发生冲突,和客户发生不愉快的时候,他的心态导致他不能很好地去解决对内和对外的关系,因此发展得并不是很好。我们陪伴老板的时间可能比陪伴家人的时间还要长,而且退休年龄的推迟意味着我们的职业生涯要比父母的还要长。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希望大家都能找到热爱的工作,这份热爱在遇到挫折时一定会帮到你。
第二,有认真负责的心态。不管是做任何工作,都要认真负责把工作做好,站在客户和老板的角度,比别人多思考一步。
第三,做好沟通。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职场中,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大家要和同学、老师、老板、前辈、政府部门,都做好沟通工作,沟通水平能决定你在职场中走多远。
第四,不断学习。不管是对于企业的人员还是事务所的人员来说,不断学习都很重要。大家可能觉得,在学校里我们已经学的够多了,但是在职场当中,你要学的更多,不仅包括业务方面的内容,还有一些软性技能的提高。
所以,要有激情,对工作认真负责,不断学习,提高沟通水平,在这样的前提下,你在职场中能走得很稳,至于升职加薪,还要靠努力和机遇。
博:四大及外企招聘标准请您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沈老师:四大和企业的岗位不同,对于人才的选择标准也会不同。四大对于员工的专业没那么多限制,非财会专业的同学也有机会进入四大。但他们会对英语水平有要求,会看你在学校的表现。我想四大所招的是那些潜在的能够成为专业人士的人,并且四大相信经过它的系统,能够把所有同学都培养成专业人士,所以对于专业那些硬性的条条框框要求没那么多。企业里则相对务实一些,如果企业招你做财务工作,会要求你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和财务背景,能够迅速入手这份工作。对于就业来说,两种工作都可以去尝试,企业和事务所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相同的。
博:如何看待大学生考证这个问题?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在大学里面考取一个对自己职业发展有帮助的证书?
沈老师:证书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我特别有感触。我在普华工作期间,业绩不错,对内对外的关系不错,但是由于我的同事们有qualification(职业证书)而我没有,所以在升职过程中我是受阻的。其实,不管毕业后是读研还是出国,未来大部分同学还是要进入社会工作,而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去年是746万,今年是759万,然而企业能够提供的职位少,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大家拼的是什么?拼的可能是学历可能是英语,但是我想最重要的是有没有职业证书。
我认为,在大学里考一个对自己职业发展有帮助的证书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对企业来说,它不仅能证明你的学习能力,还能让HR了解到你确实准备在财经领域想获得大的发展。
博:对于财经、金融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你觉得哪些财经证书的含金量比较高?学生应该如何选择最适合他们考取的证书?
沈老师:适合大学生考取的证书,主要有,大家比较关心的中国的注册会计师CPA,很多中博学员在学的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在各个企业和学生中被广泛认可的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CPA,尽管是中文考试,却与司法考试并称国内最难考的两个证书,通过率10%上下浮动,所以大家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非常6+1。
ACCA是循序渐进的,不管你的专业是什么,你都可以零基础地学习ACCA课程。可能很多同学会担心英语,但是大家未来就业的环境越来越国际化,英语作为工作语言,在大学阶段还是要培养。ACCA要通过14科考试,像长跑一样,我教F1,带大家跑第一圈,F2的老师带大家跑第二圈,跑完14圈才能拿到ACCA证书。
重点给大家说一下CMA。经济形势不好,企业日子难过,我们提出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中国创造转型的思路。今年6月财政部发文,希望国内企业特别是央企能够运用管理会计的工具和思路,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让企业增强效益。8月份,财政部又联合11个部门发文,要求大家继续深化管理会计这个工具。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提两个方面,第一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推进意味着传统的财务核算工作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那么未来财务人员的价值是什么,我想告诉大家,你未来的价值就在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人员帮助企业做规划、控制、决策。
另一方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财务人员集中到一定的范围里,为世界各地的分公司核算,那么分散在各地的财务人员是转型还是被淘汰。随着人工智能和共享服务中心的推进,我相信,管理会计未来一定是企业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要运用的工具,而CMA考试所学习的内容就是管理会计的内容。CMA可用中文或英文考试,含金量一样,而且只有Part1、Part 2两科。
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职业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证书学习。
博:沈老师,您有CMA证书,又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外企工作多年,请您分析一下这些企业对于财经类证书的看法和要求?
沈老师:如果大家想应聘外企的工作,在大学阶段考下证书,将是你简历当中非常重要的亮点,能提升职场竞争力。其实,很多外企是非常鼓励和支持员工参与证书学习的。在四大,有证书的员工还有额外补贴Q-pay,以前摩托罗拉效益好的时候,会单独抽出半天时间邀请外面的讲师给员工进行CMA培训。学习是企业和个人都非常重要的内容,企业希望自己的员工通过学习考证未来能胜任更大的工作,个人希望通过证书学习能够促进职业发展升职加薪。
博: 对于刚上大学的学生来说,这些国际证书在大学什么阶段开始学比较好?
沈老师:ACCA是循序渐进的学习体系,可以从大一就开始学。CMA需要一定的财务会计的基础,如果大二开专业课的话,建议大家从大二甚至更高年级开始学。关于CPA,大四下学期才能报考当年的CPA考试。
博:大学生如何平衡和处理专业课学习、学生活动、专业证书学习、实习这几者之间的时间关系?
沈老师:实际上,时间管理,无论对大学生还是在职人士都非常重要,需要我们使出洪荒之力,对自己进行良好的规划。大家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未来要做什么,职业目标和职业方向是什么。
比如,当年我想进入外企,身边的同学都是英语四六级,我就选择了BEC Higher,提升自己英语方面的竞争力。虽然过程比较曲折,在考场的状态也很不好,但最终我还是坚持下来,通过了考试。大三暑假,我的实习机会也是来之不易。第一次投简历被拒,第二次被邀请面试,但是考了EXCEL我fail了,第三次我持续不断去骚扰那个企业的HR,终于给了我一个机会,我把握住了,在大连的埃森哲,先做了三个月的联络员,表现好转到财务又做了三个月。
任何一个实现目标的方法和路径,都是很艰苦的。无论是学习、实习、还是考取资格证书,都是一样。中博教学总监孙志远老师,当年在国外学习的时候,条件也是很艰苦的,晚上困了就抽自己嘴巴,困极了就喝咖啡,不加糖用大碗干着喝,一天喝几大碗,喝到吐,吐到打哆嗦,吐到清醒。所以,想要实现目标一定要做好准备,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如果在学校里过得很安逸,进入社会就会很多挣扎;反之,在学校里做足功课,进入社会就会相对顺利。
博:沈老师,请结合您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给对财经行业感兴趣的大学生提一些关于学习、实习等方面的建议?
沈老师:高中和大学不一样的地方是,高中阶段是要我学,家长、老师等外力督促我们去学,但是大学环境相对宽松,变成了我要学,要不断进步,挑战自己。大家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不能拼爹,没有背景,就需要个人从考证、实习、时间管理、工作、生活各方面去拼搏,去主动寻找机会。我在实习和考试的时候,一直遵循这样的心态。遇到困难咬咬牙,再遇到困难,再咬咬牙,如果再遇到困难,再咬咬牙,想想中国女排,小组第四但是最后拿到了冠军。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会使你整个学习和职业生涯都相对比较顺利。
博:据了解,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证书在中国越来越火,也有很多同学都关注这个证书,您可以谈一谈CMA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吗?
沈老师:今年六月,我有幸代表中博去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参加一个CMA讲师的培训班,培训班的学员,都是在企业里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且希望未来以讲师身份出现的在职人士。通过与大家交流,我发现CMA证书确实在国内各大企业都如火如荼地展开。今年,我们在中国平安、中国化工集团、海尔、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等企业都进行了管理会计的内训。
现在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发展遇到了困境,亟需管理会计人才,来帮助企业完成转型。管理会计人才要求具备:1、专业知识,大学或研究生学历具备;2、深厚的理论体系,CMA证书课程具备;3、有管理会计的实战经验,锦上添花。
博:您是中博诚通的ACCA和CMA讲师,这个职业对同学们来说很神秘,您能不能介绍一下中博的讲师,以及在中博当讲师的体验?
沈老师:我和中博很多老师交流过,大家在很小的时候,都梦想将来要当老师。马云也是老师出身,而且他认为和其他老师相比,自己不但能够传播知识,而且能够调动同学的激情、求知欲,所以马云在谈到教师经历时是非常自豪的,我想这种自豪的心态其实洋溢在我们每一个讲师的心中。
如果要给中博的讲师贴标签的话,我会贴上三个:第一个是“年轻”,中博大部分讲师都比较年轻,年轻使我们在和学员接触的时候,能够充分体会到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够用学员理解的语言和他们更好地进行互动沟通,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第二个是“专业”,中博是一个强大的团队,就像举国体制下的中国体育,体制给运动员体能训练、医疗等全方位的关照,才使运动员在赛场上真正能够爆发出来。
中博团队中,各同事互相配合工作,教学教研,课程优化,引入更多项目,整个团队是非常好的支柱,各项服务都非常专业。第三个标签就是“不断学习”。大家可能认为做讲师很轻松,拿着高薪,享受清闲,看着上班族穿梭的背影,但其实我们在家的时候也是要钻研业务的,要做教研工作,要尝试一些新的课程和新的发展方向,做讲师并不轻松,因为需要不断学习。
博:您在给学生上课时有什么趣闻,和我们分享一下?
沈老师:作为老师,西到西安、东到威海、北到哈尔滨、南到珠海,到各个分部去上课的时候,学员给我的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大家都怀揣梦想,在课堂甚至课外,踏踏实实学习。所谓“神于天,圣于地”,自己的理想高高在上,同时脚踏实地在学。
谈到有意思的事情,我想给大家举几个学员的例子。我在烟台上课的时候,打上课铃前进来一个帅气的老外,当时我就惊呆了,对老外说是在上ACCA的课不是外教课,老外说他也是中博ACCA的学员。这是我第一次遇见老外学员,他们很活跃,在课堂上提出很多问题,有的我回答起来力不从心。但是却让我意识到我们学员的广泛性,希望未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来到课堂跟我们共同交流。
还有一个来自沈阳的学员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他们学校里也有开设ACCA的课程,但是他感觉自己学得不是很扎实,就又报了中博的班学习。他的目标是大三时出国深造,因此在刚刚结束的假期他报了美国游学的一个团,去美国参观了很多学校,在学校里听老师上课。这个男生一直在为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做铺垫,无论是ACCA学习还是留学方面,都让我印象深刻。
另外,四川农业大学和天津财经大学的学员,都跟我关系非常好,虽然我只带他们跑了第一圈,但是他们会随时告诉我后面的科目学得怎么样。我很庆幸遇见这些可爱的学员,也希望所有学员都能坚持实现自己的梦想。
博:最后,请您给财经专业的同学们推荐几本和财经相关的书?
沈老师:就我自己来讲,财经领域有两本书让我获益蛮多。
第一本,金十七的《审计一家言》,又叫《让数字说话》。作者是原四大的一个审计经理,他把自己对审计的体会用非常生动的语言写了下来。十年前我上大学的时候从邮局买了一本,视若珍宝,但不幸被上铺的兄弟弄丢了。今年终于等到了这本书的再版,一本书能够十年之后再版并且再被读者追捧,必有它出众的地方。
第二本,李东旭的《你是一桩独一无二的生意》,作者在北京德勤工作一段时间后到英国剑桥德勤分部工作。他对刚入职的员工如何适应职场,从方法、工具、心得,小到如何发email,大到如何做presentation,进行全新的解读。这本书帮助大家尤其是新人,走好最初的关键几步,打亮自己在职场中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