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詹建英 江光亮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建设核工业大学 培育核特色英才 ——记东华理工大学的办校追求 杰青项目获得者陈焕文博士(左一) 作为更名不久的大学,东华理工也许并不广为人知;但作为一所核军工的特色高校,东华理工却深受业界的青睐。每年,学校都有世界各地专家学者慕名来访,因为学校拥有若干不为普通人知、却被权威机构认可的教学科研平台: 学校建有全国唯一的“核资源与环境”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放射性地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乃至亚洲唯一的铀矿陈列馆,建成了核地学特色人才的本、硕、博完整的培养平台。 学校是国际原子能机构(以下简称IAEA)东亚地区同位素水文数据库的主办单位和亚太地区同位素数据中心,设有EIAI铀矿地质高级培训中心和同位素水文学高级培训中心,目前已有埃及等十多个国家百余名硕士以上高级学员在东华理工学成回国。 还不只这些。学校分析测试中心参加IAEA组织的“地热水样品化学分析的实验室比对”项目,分析质量在法国、冰岛等18个国家的38个实验室中名列前茅,成为IAEA指定仲裁实验室。 该中心不仅获得国家计量认证合格证,可代表中国发布测试数据,还制定了多个中国核行业标准和IAEA地热水化学成分实验室操作规范。IAEA水文科技官员Jane Gerardo女士来校考察后由衷赞叹:“东华理工是国际原子能事业的宝贵财富”。 “半个多世纪以来,为追求蘑菇状烟云升空和核工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东华理工走过的是一条历经艰难险阻,走过千山万水为祖国开创明天的路。”校党委书记徐跃进深情感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核工业大学,培养‘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核专业优秀人才,为国防建设、核工业发展和世界原子能事业服务,是东华理工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担当民族使命 开创中国核地学教育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 翻开东华理工大学校史,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学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励精图治的创业历程,也可以感受前辈们肩负国家和民族复兴使命,艰苦奋斗开创新中国核地学教育的光辉历史。经历近60载岁月沧桑,这所在特殊环境下创立的中国第一所核军工院校,与我国核工业发展风雨同舟,一路走来。 1955年1月,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毛主席、党中央毅然做出了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伟大战略决策,开始创建我国的核工业。1956年6月,在周恩来、宋任穷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100多名来自祖国各地核工业领域的优秀儿女汇集到山西太行山下,创建了我国第一所铀矿地质学校——地质部太谷地质学校,壮然开始了我国放射性地学教育事业的历史性起步。1958年,首批619名学校首届毕业生,提前毕业奔赴铀矿地质勘探第一线,全面展开了六省、区的铀矿地质调查,正式向国家提供第一批铀矿工业储量,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核燃料供给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半个多世纪以来,从国家核军工时期的“艰苦奋斗、为国奉献,让蘑菇云早日升空”,到核工业转民时期的“服务国防、忠诚教育,为民族默默坚守”,再至寓军于民时期的“自主创新、科教报国,为国防科技工业再立新功”,东华理工大学始终为“两弹一艇”国防实力发生质的飞跃与核大国的建立默默坚守,涌现出了一批“服务军工、献身核事业”的楷模。 作为我国上世纪60年代留苏高材生,我校李学礼教授是全国著名的水文地球化学专家,年近八旬仍经常工作在新疆、内蒙戈壁的铀矿采冶科研工作一线。他放弃大城市优越生活,扎根江西老区50多年,艰苦奋斗开创了中国特色的水文化学理论体系,培养了我国第一批放射性地质和铀矿水文地质专业的大学生,为国家核地学学科发展和核能技术开发做出积极贡献。 正如江西省副省长姚木根近期视察学校时所言,“建校50多年来,东华理工发展成为我国核燃料循环工程领域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研基地,为我国培养了数以万计地质矿产人才,我国核地矿系统的现有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的60%以上,都是东华理工大学的毕业生,你们为我国‘两弹一艇’诞生与核大国地位确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举核工大旗 打造核军工特色学科 2013年5月16日,国土资源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东华理工大学签字仪式在南昌隆重举行。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鹿心社出席签字仪式,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张少农、副省长姚木根分别代表双方讲话并签署协议。至此,学校已成为江西省人民政府分别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土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共建的大学。学校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基地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人才培养基地。 多年来,学校依托和深化省部共建,围绕国防科技工业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重大需求,不断提升核资源与环境领域教学科研水平,积极探寻新的发展模式,打造核军工特色学科,高举核工业大旗,彰显核学科优势。 围绕我国核军工和核电发展需求,东华理工进一步凝练了“铀成矿理论与成矿预测”、“核资源勘查方法与技术”、“铀矿采冶与矿山环境”、“核废物处理与地质处置”等研究方向,强化核资源勘探开发、核燃料循环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废物地质处置等专业学科建设,建设有“核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等学科平台,形成了符合核工业需求的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核地学特色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优势学科锦上添花,文理学科交叉融合’的思路,学校不断拓宽专业面向,提升服务国防建设与核工业发展的能力。”副校长花明介绍,学校充分利用传统特色学科,高起点建设了核资源循环经济、核安全管理、核能利用法律和法规、核军工文化节等多个涉核学科,开展了“我国核安全法律体系研究”、“国际原子能机构立法活动的观察”、“铀矿冶设施退役治理后代价效益分析研究”、“核资源循环经济和核电管理”以及“核工业管理体制”等研究,既拓宽学校学科平台,又提升了核资源、核能发展人文社科研究的水平。 从初期服务国家核军工战略需要,培养放射性地质科学专门人才,开创发展核地质学科;到服务核电核燃料事业,建立完整的核燃料学科体系;再到服务于国防需要与核能开发领域,提升核科研竞争力,构建核特色专业群。学校已发展成为全国核类学科(专业)最齐全的高校之一,先后获批11个国防军工专业、1个国防重点专业、1个国防紧缺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江西省品牌专业,在“核资源与环境”领域成功获批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向特色鲜明的核工业大学迈出了坚实步伐。 培育核学英才 涌现东理“群星方阵”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牢记办学使命,坚持为国防科技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特色人才,强化学科特色和学科优势,发展新的学科增长点,树立全面发展、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特色人才培养观念的同时,以培养行业所需的专业能力为核心,优化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搭建了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平台,创建了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进入新世纪,学校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核金原铀业有限责任公司等30余家大、中型行业企事业单位签订了联合办学、人才培养与科技合作协议。通过产学研用结合,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和就业单位高度认可:“东华理工大学培养的毕业生能吃苦、能战斗,能沉到第一线实干创业。”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张少农认为,“东华理工大学地质、物探等专业毕业生90%以上,输送到地矿行业各企事业单位,为我国地矿行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50多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优良传统。2012年,学校“核地学教育科技园”在全省高校中率先获批“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标志着学校军工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在先进的军工文化熏陶下,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核专业优秀人才,涌现出东华理工的“群星方阵”:中国科学院院士、“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龚健雅教授,国际原子能机构赴伊拉克核查专家唯一中方代表郭冬发、曾任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森,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孙占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陈焕文、“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瞿诗涛、中国海军首批上舰女国防生胡珍……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高校首个“海外铀资源勘查与开发人才培训中心”在去年5月在学校挂牌成立。这是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适应海外资源勘查开发的新形势,发挥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为核工业国际合作源源不断地输送了高端人才,为国家“走出去”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和世界核能开发的新形势,东华理工大学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肩负着重要的民族使命和历史责任。”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刘庆成说,“学校将加强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打造核地矿的研究基地,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核工业大学,为实现‘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部分优势学科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目标而奋斗。”(詹建英 江光亮) 《中国教育报》2013年6月21日第1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