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尹曦铭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夯实依法治军的理论之基——西安政治学院军事法学系服务军队法制建设纪实 古城西安,聚集着一群身穿军装的法律工作者,他们二十年如一日,为夯实“强军之基”提供理论支撑,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献计献策,为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法律保障。 这就是走过20年峥嵘岁月的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军事法学系。 打造军事法学教学科研的“国家队” 1993年2月,全国首个军事法学系在西安政治学院成立,军事法学教学科研的“国家队”应运而生。 创立之初,军事法学系师资队伍不成规模,学科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课程和教材体系更无从谈起。 缺教员,他们“借鸡下蛋”,从本院其他教研室和兄弟院校想方设法调入法学专业或相关专业教员,从相关单位、科研院所聘请专家担任兼职教授;缺经验,他们“四方借脑”,派出多支队伍到军内外院校取经求教,学习借鉴学科建设经验,开阔办学视野。 如今,军事法学系已形成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完整齐全的学位授权体系,建立起配套完善的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出版教材和教学研究资料200余部,一个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教研团队形成。 学科建设大发展,带来人才培养大繁荣。20年来,军事法学系为部队培养干部600余名、军事法学研究生251人,共为部队和地方输送各类法律人才10万多人。 从成立之初只有一个教研室、3个教学组,到今天拥有理论军事法学、应用军事法学、武装冲突法3个教研室,1个军事司法实验室,军事法学和武装冲突法2个研究所,2个全军专业研究中心,军事法学系确立了全国军事法学教学科研领域“领头羊”地位。 做好军委总部的“法律智囊库” 2011年一个炎热的夏日,西安政治学院会议室专家云集,全国人大“兵役法修正案”调研组正与军事法学系教员就兵役制度改革进行深入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军事法学系的专家学者们,身在校园,心系社会,情牵军营,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结合军队发展和社会变革要求,积极为军委总部献计献策,努力做好“法律智囊库”。 从国防动员法到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从军队人大代表选举办法到政治工作条例,20年间,军事法学系参加了20多部法律法规的立法研究和草案起草活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伊拉克战争中的武装冲突法研究,到军事斗争准备中的法律战运用;从计算机网络攻击中的法律问题,到维护海洋权益斗争中的法律保障,军事法学系始终将目光紧盯战略前沿、紧盯国家需求,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彰显了“法律智囊库”的作用。 担当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法律保障队” 某连官兵正挥汗如雨执行光缆施工任务,几十名地方群众拉着横幅上前阻拦,要求赔偿农田损失;某部在抗震救灾中为避免歪斜的水塔倒塌,给附近居民造成损害,对其实施爆破却招来水塔承包方讨要说法……调研中了解的这些现象,引起军事法学系专家教授们的思考。如何解决部队在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紧迫课题。 兵马未动,法律先行。部队日益频繁的多样化军事任务,一刻也离不开法律的支持保障。军事法学系大力改进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突发事件涉法问题应急演练。他们以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涉法问题为案例,组织逼真的模拟环境,安排学员扮演角色,身临其境地处置突发事件,并由学员组成评判组展开现场点评,专家教授组成引导组进行讲评引导。 这一教学模式在学院举办的营连职政治干部军事法学轮训班、司法工作培训班等多个班次上推广,有效提高了学员运用法律解决涉法问题的能力。 军事法学系树立鲜明的学术导向,关注部队建设现实课题,摒弃纠缠概念、空谈立法的“务虚”选题,从教员的职称评定到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全部向“实用、管用、有用”倾斜。近几年,学院师生围绕联合国维和、亚丁湾护航、中外联合军演、抢险救灾等多样化军事任务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取得了一批价值较高的研究成果。(通讯员 尹曦铭) 《中国教育报》2013年7月2日第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