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英语  课程  MBA  管理  培训  平面设计  出国留学  电脑  教育  海外留学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页 » 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师者力量 托举希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10  浏览次数:332
核心提示:写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发布时间:2020-09-10作者:钟曜平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一2020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转眼之

——写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

发布时间:2020-09-10作者:钟曜平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20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转眼之间,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已悄然而至,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把最真挚的祝福献给您——人民教师!

当国家、民族面临重大挑战之时,他们挺身而出、义无反顾,为全社会树立了勇于担当的榜样。

为了百年来的强国之梦,他们默默耕耘,以教育之力谋求山乡巨变,为世人树起了一座功成必定有我的丰碑。

他们,是在疫情来袭时逆流而上的白衣天使,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最可爱的人……他们是医生、专家,是扶贫干部、教育系统驻村第一书记,更是教师。

9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钟南山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张伯礼、张定宇、陈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奖章,我们以国之名,致敬抗疫英雄;就在前一天,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广泛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活动,12年来,她全力推动发展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走向更广阔的人生。

如果说无上的荣誉展现出大国良师深厚的专业知识、无比的人格魅力,那么朴素的坚守同样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令人动容、钦佩。在“天眼”“北斗”“天问”等大国重器问世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这种刻苦钻研、积极求索的精神;在崎岖蜿蜒的山路上,在烈日下的田间地头,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我们能感受到这种心怀人民、不辞辛劳、共创美好生活的行动;在一块块黑板、一个个讲台、一间间教室之内,我们同样能看到立德树人、凝心铸魂的耕耘。

他们看似不同,但身上都蕴藏着共同的东西,彰显着既平凡又伟大的师者力量。

什么是师者力量?

师者力量,不是简单的口号、不是凭空的臆想,而是脚踏实地的行动、义不容辞的选择。在张伯礼一度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立下与武汉市民肝胆相照的誓言中,在58岁乡村教师王金良每日30公里收发作业的奔波下,在方舱医院南京医科大学教师朱荣鑫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为学生上课的一方屏幕上……

师者力量,是在国家危难、人民需要的时刻同仇敌忾、冲锋在前、众志成城;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场兢兢业业、倾情付出、无私忘我;是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大国崛起的过程中甘于寂寞、孜孜以求、勇攀高峰。

师者力量,一端系着师魂,一端系着家国,在历史的长河中赓续至今,又将担着宏伟的使命走向未来;既有一诺千金、果敢决绝、铮铮正气,也是心甘情愿、以苦为乐、纸短情长……

这种力量,如一声集结号,唤起国民的觉醒,让万众归于一心;这种力量,就如一面旗帜,指明前行的方向;这种力量,如一座灯塔,映照华夏大地,让世界瞩目东方。

师者力量,是振奋精神、稳定人心的人格力量。

“它是肯定有人传人的。”疫情突如其来,面对未知病毒,国民尚处在惊恐当中,人心惶惶、不知所措。钟南山受命前往武汉,并代表专家组作出了上述“人传人”的关键判断,为科学有效处置疫情提供了决策依据,也让全国人民迅速清醒、冷静下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疫。

疫情防控中,以钟南山为代表的广大师者,在危急时刻坚守岗位、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冲锋在前,诠释了师者的人格力量,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的脊梁,从中获得了战胜危机的信心、勇气和希望。

这种人格力量,源于专业、科学的理性。面对肆虐的疫情,全国人民迅速形成了共识,勤洗手、戴口罩、少接触,用自觉的居家隔离为疫情防控作贡献。这种共同的行动,源于科学素养的提升,也源于钟南山、张文宏等专家在普及科学防控知识、指导公众科学防疫,及时澄清谬误、击退谣言等方面所做的努力。正是专业、科学的理性力量的彰显,使国民告别恐惧、不安,浮动的人心开始稳定。

这种人格力量,源于讲真话、做实事的担当。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新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他们带领团队冲锋在前,深入救治患者一线,夜以继日与疫情赛跑、与生命赛跑,筑起了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血肉长城。

这种人格力量,源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国高校附属医院医疗团队精锐尽出、星夜驰援,138所高校371家附属医院派出1.4万名医护人员,他们不计报酬、不畏生死、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以生命守护生命。全国医疗团队的有力支援,不仅极大缓解了武汉、湖北的医疗资源紧缺,为患者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也让全国人民在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的举国行动中获得了战胜疫情的信心。

这种人格力量,源于守正创新、弦歌不辍的坚守。疫情防控期间,千千万万的普通教师坚守岗位,落实各项防控要求,实现了校园零感染的目标;广大教师迅速启动在线教学模式,化身“主播”坚守“停课不停学、不停教”的网络阵地,实现了疫情特殊时期的弦歌不辍,缓解了家长和社会的教育焦虑,将疫情对学生学业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他们是师者,也是医者,阻击疫情、拯救生命,用知识的力量、科学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在最困难、最危急的时刻,给人以希望和信心,医人医心;

他们是医者,更是师者,直面挑战,与人民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只要国家需要,踏浪蹈海、义不容辞,以一言一行为学生、社会做好榜样示范。

师者力量,是兢兢业业、不辱使命的行动力量。

在三尺讲台上,广大师者传道授业、履行教书育人的使命。讲台之外,广大教师群体厚植家国情怀,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扶贫扶智、尽己所能,在阻击疫情的科研阵地上与病毒赛跑、与时间赛跑,坚守“停课不停学、不停教”的网课阵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展现着兢兢业业、不辱使命的行动力量。

这种行动力量,是奔波在控辍保学、扶贫扶智路上,为贫困地区孩子点燃知识之光,点亮人生之路。从杭州学军中学退休后,陈立群拒绝民办学校的百万年薪来到贵州台江民族中学支教,用4年时间,将本科上线率从10%提升至近80%,帮助2000多名孩子走出贫困大山,为贫困县带去了教育的希望。重庆奉节太和土家族乡太和小学校长张涌涛,常年坚持住校,守护着深山里的一方校园,在生命的最后50天,仍继续工作,直到燃尽烛光……

这种行动力量,是驻村扶贫队、教育系统驻村第一书记们为贫困地区提供全方位扶贫支持。他们了解群众诉求、宣传扶贫政策,以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等方式,带领贫困户脱贫,成为农村扶贫致富的领头雁、最美的乡村引路人。

这种行动力量,是数以万计的高校及附属医院的科研骨干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疫情发生后,教育系统科研人员积极开展新冠肺炎疫苗、检测试剂、药物研发等科研攻关,坚守在疫情防控、临床诊治、科学研究第一线,将最具有价值和温度的科技攻关成果用在祖国防疫一线,用科研攻关成果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这种行动力量,是千千万万普通教师坚守“停课不停学、不停教”的网课阵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面对线上教学的新挑战,广大教师化身新知识、新技术的持续学习者,顺势推动课堂革命,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重构知识获取和传授方式、教学关系,打造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着力解决部分偏远贫困地区无网络或网速慢的问题,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个性化帮扶,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师者力量,是勇攀高峰、科技报国的专业力量。

8月,由陈薇院士团队申报的新冠疫苗专利申请,被授予专利权,这是我国首个新冠疫苗专利。9月,陈薇带领团队研发重组的新冠疫苗,在国内和国际分别率先进入Ⅰ期、Ⅱ期临床试验,该疫苗Ⅲ期国际临床试验也在有序推进。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国际领跑,一个又一个进展,为守护国民健康、造福全人类贡献中国力量。

陈薇是一名科研先锋,也是一名师者。自2002年担任博士生导师以来,她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数十名,培养了一大批科研创新人才。从陈薇身上,我们深刻感受到不管是危急时刻抗击疫情,还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脱贫攻坚,抑或是支撑大国崛起、民族复兴,都离不开矢志创新、孜孜以求、勇攀高峰、科技报国的专业力量的支撑。

这种专业力量,是疫情防控中科研、临床、防控的相互协同。不管是在临床一线救治患者,还是在疫情筛查、疫苗研发等过程中,科技元素都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展现。基因测序、人工智能、5G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科研团队研制的新冠疫苗,充分体现了中国科学速度;中国科学家发表了大量建设性论文,系统性地介绍了中国经验,给世界防控疫情提供了重要参考。师者,既是这些科研工作者的另一重身份,也是他们的底色。

这种专业力量,是一件件大国重器、一项项科技突破背后的关键支撑。从“北斗”组网到“蛟龙”入海、从“天眼”巡空到“天问”奔向火星……中国人在科研领域攀登上了一座又一座高峰。这背后是黄大年、潘建伟、张荣桥、南怀仁等无数师者,甘于寂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常年工作在实验室、奔走在试验场,用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突破一个又一个国外技术封锁,极大提高了我国的科技实力,振奋了民族精神。

这种专业力量,是广大师者在助力脱贫攻坚、共创美好生活中的坚实脚步。发展农业新型业态,支持搭建电商平台,推动传统产业发展升级,加快产业科技人才培养……在消除绝对贫困、决胜脱贫攻坚的战斗中,各高校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姿态,深入定点扶贫县,立足自身学科优势、科技优势,找准高校科研项目与当地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的结合点,聚焦科技扶贫,用产业带动发展,栽下一棵棵“致富树”。

师者力量,是托起中国梦的筑基力量。

2月底的一天,95岁的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张礼打开电脑,加入在线课堂,在家中书房与分散在天南海北的学生们云中相聚。耄耋之年,为了让不能回校的学生们及时获得知识的滋养,与时俱进、不甘人后,这种对教书育人初心的坚守令人感佩。

随着今年初教育部发出“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倡议,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广大教师全体开启在线教学模式,让每一名学生都不因疫情而耽误学业,凝聚起托起中国梦的筑基力量。

这种筑基力量,是克服艰难险阻上好每一节课的坚守。疫情防控期间,“黑板+讲台+课桌”的传统教学模式变成了“互联网+终端+书桌”,师生“面对面”变成了“屏对屏”,在线教学成为常态,教育面临着一场特殊“大考”。为了履行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无数教师克服种种困难,卸下各种包袱,以“小学生”的谦虚、战士的勇敢直面挑战,让2.8亿学生的“停课不停学”成为现实,创造了“史上最大互联网教学实验”的教育奇迹。

这种筑基力量,是千百万师者默默耕耘的日常。正是在一位位普通师者手中,薪火得以相传、弦歌得以不辍,他们扎根基层,笃行着“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的志向,坚守教育一线,兢兢业业履行着师者立德树人的职责和使命,引导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

这种筑基力量,是关爱每一名学生的深情。坚守特殊教育领域24年,用支持、欣赏、包容、期待的眼光去帮助、成全每一个特殊孩子的肖敏;数十年扎根基层,几乎把所有积蓄都花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的叶连平;醉心数学教学,把休息时间用来给学生开讨论班,三十几年风雨无阻,即使腿受伤,也将讨论班搬到家里坚持上课的高夯……一位位师者像一根根火红的蜡烛,静静地燃烧在教育战线的每一个角落,用爱心与信念,点亮孩子的心灯,照亮前行之路。

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危急关头、关键时刻,中国师者展现出知识分子的担当和令人感佩的澎湃之力。他们是中国教师的楷模,是教育脊梁。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在镁光灯下,被镜头聚焦的只是全体师者中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在这些楷模、先锋人物的背后,是1700多万普通教师的日常耕耘,绝大多数师者深藏功与名。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中国师者,之所以能在危急关头、关键时刻,冲得上、顶得起,这股澎湃之力,深深根植于千万教师平凡普通的育人工作之中。

正是埋头苦干、实干的千万教师群体,正是他们的常年坚守与默默耕耘,蓄积着振奋精神、稳定人心的人格力量,兢兢业业、不辱使命的行动力量,勇攀高峰、科技报国的专业力量。

他们所蓄积的力量改变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人生命运,他们培养的数以千万计人才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共同奠定了走向教育强国、现代化强国的坚实地基。

师者力量,托举民族希望。

回顾历史,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绵不绝,不断焕发新的、蓬勃的生机,正是因为师者的存在。

从孔子、孟子,到朱熹、张载、陆九渊、王夫之,再到蔡元培、陶行知、梅贻琦、张伯苓……这份名单还可以列得更长,透过这些并不曾远去的背影,我们会发现师者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中国。

他们是文明传承的“燃灯者”,他们身上藏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密码;他们或者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以弱身御强世,担负起教育救国的使命,或者在颠沛流离的战乱中费尽心力传承民族文化的火种,或者在承平之时为培养更多建设者和接班人殚精竭虑……

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不断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中,广大人民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进入了新时代,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关口,师者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的师者力量,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担当力量。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广大教师,只有深刻领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才能在“四个服务”中更好展现新时代的师者力量。

新时代的师者力量,是投身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事业,为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奉献的力量。“更好的教育”,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维度之一,而人民满意,是发展教育的根本尺度。人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动态化的教育需求,是新时代师者的强大动力源。

新时代的师者力量,是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使命的自觉力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审视教育使命、发展教育使命、践行教育使命,才能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新时代展现师者力量,就要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厚望,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努力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瞻望未来,面对民族复兴的伟业,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只有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掘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在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才培养归根结底要靠教育,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力量。

肩负使命和责任,努力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这正是新时代的师者心之所向、力之所向。

师者力量,是教育的力量,是文明的力量,是国家的力量,更是托举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希望力量!

作者:钟曜平

《中国教育报》2020年09月10日第3版 版名:评论·师者力量教师节特刊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留下你的真实点评

 
 
 
资讯排行榜
推荐图文
 
网站主页 | 人才招聘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隐私 | 分站加盟 | 线下汇款 | 会员升级 | 网站地图 | 帮助手册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