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待纳
新编辑要成为教育出版社的合格编辑,首先要从《新课程标准》入手,因为新课标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在对《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总体把握后,教材
是新编辑必须熟悉与学习的。此外,获得一些教学经验,也是成为合格编辑过程中的一条捷径。
7月,又一批高校毕业生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即将投身于出版事业的学子该如何面对今后的工作,是一个十分紧要的课题。在激烈的出版竞争中,新编辑只有具备出版社编辑的基本素质,并能系统地提高实战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以教育出版社为例,编辑除具备所有出版社图书编辑的基本素质外,还要满足教育出版相对特殊的要求。教育出版社面向大教育,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能力;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而能够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主要教育手段其一是学校教育,其二是社会教育。无论采取哪种教育手段,出版社的产品都是重要的载体。
目前,教育出版社以教材、教辅图书出版为主,为此,很多教育出版社围绕着中小学教育进行出版活动,这就要求新编辑要熟悉教育与教学,逐渐成为了解教育新动向、教材架构、课程难点等相关问题的行家里手。
新编辑可以先从《新课程标准》入手,因为新课标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可以说,对《新课程标准》的了解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教育出版社新编辑面对案头及以后的选题策划工作时能达到的水平。教育出版社的编辑尤其是做教辅图书的编辑,必须熟知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也是三个基本特征,是编辑全面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结构的三把钥匙。
在对《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总体把握之后,教材是新编辑必须熟悉与学习的。不要以为已经接受了高等教育就可以轻视基础教育的教材,此时对教材的重新熟悉不再是简单地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把握教材中知识的设置,包括结构、特点、脉络、重点、难点等方面。目前,我国教材市场情况十分复杂,版本众多,除人教版的品种外,还有各高校出版社、地方教育社、文史类出版社、美术类出版社的版本品种,只要是能与教育沾边的出版单位都会想方设法分得教材这杯羹。
此外,近年来各类教材也是铺天盖地,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的三种教程的类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三种教程其各自的主导价值分别在于:国家课程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上述各类课程所具有的特定价值以及每组课程类型所具有的价值互补性,意味着它们在学校课程结构中都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即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是由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面对复杂的教材、教辅产品,新编辑要择其重点进行分析,除使用量巨大的人教版、北师大版教材外,本省或本地区的教材也同样重要。只有对教材烂熟于心,才能发现和策划出好的选题,否则所出版的产品一定是毫无根基的。
是不是了解了新课标要求、熟悉了教材,就是合格的教育出版社的编辑呢?抛开印、发两个环节,仅就编辑工作需求来讲,获得一些教学经验,也是成为合格编辑过程中的一条捷径。
以前,我们许多资深的教材、教辅编辑有过做一线教师的经历。在教学中,他们透彻和深入地掌握教学要求及目的,能够准确地抓住教材中的重点,由浅入深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无论是对知识点的梳理、归纳,还是对典型例题、习题的讲解分析,都是教辅编辑应该具备却没有完全掌握的基本功。为此,教辅编辑要抽出时间去学校系统地听课,获得解析教材、了解学生需求的第一手资料。
有的毕业生刚到出版社就开始策划选题,试想连基本的常识还没有,如何能策划出实用性强、满足教师与学生需求的选题呢?只有编与教有机地结合起来,知道老师与学生需要什么,才知道该给读者什么。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能够发现书稿中的问题,能够提出有价值的修改意见,能够让作者觉得你不是一只不懂教育只会纸上谈兵的“菜鸟”时,你才算刚刚迈进了教育出版的门槛。
应该说,教育出版社的编辑承载的责任很重,我们的工作关系到孩子们的发展与综合素质培养。我们的读者有别于成年人,他们的认知水平、识别能力还非常有限,这就要求编辑以极强的责任心和较高的专业水准去出版每一本书,那样才无愧于读者的信任。
勤奋好学,不断向老编辑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做工作中的有心人,慢慢地,你会发现工作变得得心应手,总会有新思路、新选题出现。
(作者系吉林教育出版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