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浙江工商职院:点燃“红色引擎”为学校治理赋能
日期:2020-09-21 13:34  点击:324
 作者:陈仕俊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浙江省首批获批成立的4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之一,距今有着106年的办学历史。百余年来,学校秉承“厚德、进业、明智、笃行”的校训,传承和发扬百年商贸教育和宁波商帮的优良传统,逐步形成了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的百年“工商精神”。学校坚持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适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成为了一所“工、商”并重,对接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被誉为“宁波商帮文化的摇篮”。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推进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持续做深做实“党建+治理现代化”,以高质量党建凝聚发展动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办学治校的实际成果,推动各项事业实现多点突破。

强化党的领导,以学校党委为“龙头”,逐步完善治理体系

对照“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的希望和要求,对照高职院校优质校和“双高”校建设的目标,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一些难点堵点。

面对问题,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充分体现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能力,把牢意识形态,以党建引领学校治理体系顶层布局创新,加强方向引领、发展定位、内部统筹等方面的系统设计,才能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从而破题解难,释放发展新动能。

(一)坚持政治引领,铸强党委领导核心

学校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近两年来,更是着眼于更好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聚焦“强化政治责任、强化团结协作、强化规矩意识、强化学习观念、强化创新精神、强化廉洁自律”目标锻造“六强党委”,进一步健全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积极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先后建立了8个抓落实机制,并引导党员干部践行“4个改变”,坚持联系基层“11个1”制度,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扛起主责主业,切实增强党委管党治党的意识和水平。

(二)确立发展目标,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2019年1月,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提出了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全省前列、国内知名”的高职院校的目标,为未来5年的发展明确了方向。本着“等不得”的紧迫感、“歇不得”的危机感和“慢不得”的使命感,学校党委发挥政治领导力,在广泛调研和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紧锣密鼓地开展了机构调整、职能整合、中层换届、全员聘任等一系列工作,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机构、完善职能、理顺关系、建好队伍,合理配置各类资源,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扩大二级学院自主权,强化服务监督职能,形成放管结合、良性互动的格局,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了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系统和运行机制。

(三)加强统筹协调,实现跨界整合共赢

职业教育的跨界类型特征,使其由学校一元治理主体结构走向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多元治理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学校党委切实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引领力,加强统筹协调,努力构建多方主体力量共治共建共享的治理体系。与海曙区签署了“1+X”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并开展实质性合作;与慈溪市政府部门达成第二阶段合作协议,投入1.58亿元扩建慈溪学院;与宁海县政府部门协商推进10多年未解决的宁海学院办学条件、人才公寓产权等历史遗留问题……立足“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主动利用各方优势,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依靠社会力量拓展学校的办学空间,实现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与学校的跨界联动、资源整合、多方共赢。2019年11月,在全国高职院校率先举办规模较大的产教融合大会,参与企业276家,现场签订26个产教合作协议,捐赠600多万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聚焦固本强基,以基层组织为“基石”,不断提升治理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学校以组织建设上水平为牵引,发挥党组织的协同效应,借助组织功能、组织优势和组织力量,有效激发红色细胞活力,结合学校发展目标,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助推二级学院特色发展,提升治理能力,破解事业发展瓶颈。

(一)激发党建活力,深化关键领域改革

学校立足现状求突破,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确立了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分级分类考核、业绩目标导向、以考核促质量提升的综合改革方案,有力释放和激发了教职工干事创业的活力,充分调动了二级学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学校发展动力机制从“火车头模式”向“动车组模式”的切实转变。固本强基凝聚强大力量,改革创新激活“一池春水”。在去年的全员聘任中下定决心,全面配齐配强各条线的党务人员,设置党总支书记、副书记等岗位,配齐专职组织员,实现党务人员占教职工比例超1%,只有党建工作人员到位,党建基础才可以真正称得上“夯实”。全面推行“支部建在专业上”,实现“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全覆盖,以“头雁效应”凝聚师生骨干力量创新发展;通过党建责任制考核等激励机制,构建以党建带动各项工作深度融合的“党建+”新模式,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2019年至今,学校先后获评浙江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和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学校党委和两个党总支、5个党支部被宁波市委组织部门评为“五星级党组织”,多项事业协同并举获丰硕成果。

(二)坚持党管人才,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坚持“党管人才”这一原则,把人才工作纳入学校发展大局统筹谋划推进,健全完善了党管人才工作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和常抓机制。借势主题教育,开展师资和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调研,抓住评价制度改革和创新平台搭建这“两个重点”,依托教师教学竞赛、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加强科研指导服务这“三个载体”,有效激发人才发展活力,服务学校改革创新。自2019年以来,以博士工程、名师工程、国际访学交流等为平台建立“金字塔型”名师培育体系,形成大师领航、架构明晰、梯级攀升的人才梯队;以“双师”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教师工作室等为依托,提升教师“双师”创新素养;以“双导师”培养模式、青年教师成长资助等为载体推动青年教师成才。学校人才涵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团队获批首批国家级别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影视动画“双师”培养基地成功获批国家级别“双师”培养基地,王柏华老师领衔的“智能制造技能大师工作室”获批国家级别技能大师工作室。不久前,得益于“双导师”培养模式,一位入职刚满一年的青年教师荣获2020年度浙江省高校思政微课大赛特等奖。

(三)强化廉政建设,发挥制度规范作用

从本质上说,学校的治理体系就是一个制度系统,它包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因此,推进学校治理必须从总体上考虑与规划各个领域和各类群体的理性约束,实现职业院校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学校各级组织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责任扛在肩上,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积极履行监督执纪问责,扎实推进清廉校园建设,举办制度学习会、警示教育专题讲座和参观反面典型案例展,开展干部任前集体廉政谈话。全面落实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对职能部门的业务工作流程、岗位职责风险、防控措施等进行梳理再造,逐一制定防控措施;对选人用人、基建工程等易发腐败的重点领域进行监督,提升规范性。重点关注“三公管理”规范程度,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加强基建工程、物资设备等易产生腐败的重点部位和环节的监督检查,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等制度,稳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了发展规范性,有力地稳定了教育事业发展预期。

传承红色基因,以师生党员为“先锋”,持续涵育治理文化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高职院校长久有效的治理同样需要文化支撑。职业教育跨界合作协同育人的结构形式,决定了治理手段上需要从单一的制度性治理方式向强调观念和价值的文化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式转化。

(一)凝练“工商精神”,为高质量发展铸魂

学校创立于兴学图强的时代背景,奋斗于国家与民族的危难之时,兴荣于改革开放搏击潮流之际,数代“工商人”为国为校为教育呕心沥血,形成了独特的工商基因,沉淀了独特的工商文化,凝聚了独特的工商精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报告首次系统总结提炼出“工商精神”的内涵:“爱国爱校、矢志不渝的教育情怀”、“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追求”和“尊师重教、师生为本的办学宗旨”。不仅如此,学校还通过打造“工商精神”为核心的主景观,组织开展“厚德讲坛”、“重走工商路”、校史报告会、“与工商精神对话”等多种主题党团日活动,引导全校师生党员感悟与传承“工商精神”,努力营造出一种坚守教育初心、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氛围,使这种实干兴校、以校为家、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的校园文化理念深入到每一个人心中,成为全体“工商人”的共识和行动指南,从而站在新的时代坐标中,登高望远,凝心聚力,全面推动学校创新前行。

(二)凝结党建思路,推动发展见成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党委聚焦主题主线、紧扣目标任务、围绕四项措施,突出“书记抓、抓书记”,谋划在前,研究确立了“1+8+N”的主题教育一体化推进工作思路,“1”指党委,党委班子成员作为主题教育的主角和重点,做到“党委带头学”;“8”指学校的8个二级党总支,党总支是学校主题教育的基层单位,做到“总支跟进学”;“N”指学校的28个支部、474名党员、若干个学习载体,做到“支部积极学”“党员自觉学”。结合国家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风口和学校高质量发展关键期的背景,坚持将主题教育与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在省委五方面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推动发展见成效”的目标任务,团结引导师生党员创新创造、担当作为、岗位建功,将主题教育焕发出的组织力、创造力转化为学校事业发展的推动力。学校主题教育洗礼了思想,凝聚了人心,促进了发展,得到了省委第二巡回指导组的充分肯定。

(三)凝聚红色力量,交出抗疫满意答卷

2020年初,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全校上下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吹响集结号,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设立教师线、学生线、后勤员工线、外籍师生线“四线”和综合组、后勤保卫组、信息宣传组、纪律监查组、教学组“五组”,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联防联控机制。学校党委明确发出“每位老师都是战士、每个学生都是士兵”的号令,号召全校上下“同心抗疫”。“四线”“五组”协同作战,加强管理、守好校门,严格落实上级疫情防控要求。健康信息排查、防控物资筹集储备、防疫知识宣传……一项项措施有效落实,实现了校园疫情的“零发生、零扩散、零输入”。28个党支部党员争相报名,用一天时间完成1.2万个健康防疫包的分装打包工作;所有教工党员参与返校复学模拟演练,500多人次教职工担当志愿者,化身“接待引导员”“行李运输员”“秩序维护员”“防疫宣传员”……在这场考验学校综合治理能力的大考中,“工商人”发扬“工商精神”,凝聚红色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职业教育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党建引领高职院校治理任重道远。未来,学校将继续积极探索,笃力躬行,进一步加强党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广泛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为高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工商方案”。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陈仕俊)

作者:陈仕俊

《中国教育报》2020年09月21日第7版 版名:高校新风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23 02:53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