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科研驱动式教学提升经济学人才创新能力
日期:2021-03-02 14:26  点击:207
 作者:黄先海 方红生 潘士远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与欧美一流大学相比,目前我国高校在本科教育上最大的“短板”是研究创新能力不足。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本科经济学人才的研究创新能力,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自2008年起,以“科研驱动式教学”为核心,经过12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构建和完善了本科经济学人才研究创新能力提升范式,着力解决本科经济学人才研究创新能力不足这一重大的实际问题,为国家培养急需的具有出色研究创新能力的经济学人才。

具体来说,“科研驱动式教学”是指教师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和课程特点,将前沿科研成果引入课堂,采用研讨式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师生“双主体”“双角色”作用的教学模式。

更前沿的教学内容

本科经济学人才研究创新能力不足,其中一大薄弱环节在于传统教学以教材为中心,内容陈旧,与现实发展严重脱节。

学院针对这一系列实际问题,找准突破口,以“科研驱动式教学”为核心,构建了完整的“前沿性引领—研讨式教学—论文型考核”的本科经济学人才研究创新能力提升范式。

在教学内容上,学院以“前沿专题、前沿文献、前沿方法”为引领,关注最新的理论与实践变化,推进课堂教学内容的革新,将学生引向学术前沿,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除了传统的教学内容,学院还通过研讨会、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论文报告会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并为学生提供“干中学”的机会,为科研驱动式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保障。

更多元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淡薄,参与感和获得感较低。同时,师资力量在教学中常常出现不能良好匹配的问题。

学院针对这一难点,采用研讨式教学为主导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构建了“师生双角色定位——多重机制性支撑”的激励与保障体系,从而提升了科研驱动式教学的成效。

研讨式教学将师生之间的单角色定位拓展成双角色定位,增加了合作者角色,将师生之间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拓展成平等与合作型关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研讨式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确定研讨主题,在教学中设置研讨环节,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其思辨能力。除此之外,问题导向型教学、项目驱动型教学、实验型教学、及时教学策略等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方式与策略,能够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增强其目标感和获得感。

同时,在学院建立的一流师资队伍中包括大批追踪学术前沿、学术研究经验丰富的科研教学并重岗教师,更好地匹配了教学需求;通过导师制,更好地解决学生在科研训练过程中缺乏专业指导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更有效的考核方式

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思辨能力、实操能力与写作水平?传统的单一知识点考核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在考核方式上,学院以论文写作为主要考核手段,在教学中布置大作业、论文展示、论文写作等任务。大作业是由课堂内容拓展而来且需要学生深入钻研的课后作业;论文展示指对感兴趣的前沿专题内的前沿文献深入学习,并进行展示、分享和探讨;论文写作指课程结束后需独立完成一篇规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将大作业完成质量、论文展示表现和论文写作质量直接与最终成绩挂钩,有助于实现“教、研、创”一体化,激发学生的研究创新潜能。

另外,学院还积极通过推免政策来激励学生参与科研驱动式教学。推免政策对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毕业论文成绩都有较高的要求,毕业论文质量保障机制则倒逼所有学生都要为了顺利通过毕业论文考核而积极参与科研驱动式教学。多方激励,充分发挥出科研驱动式教学的优势。

(作者黄先海系浙江大学副校长,方红生、潘士远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作者:黄先海 方红生 潘士远

《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01日第5版 版名:高教周刊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23 12:53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