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并不仅仅是靠国家和政府就可以实现的,还有赖于学校、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各界的合力共为。
上周发生了哪些热门事件?这些事情对教育有什么启示?给你三分钟,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说出“一二三”。刷屏时代,每个资深“低头族”都会遭遇这样的尴尬:信息太海量,记忆不给力,日子凌乱得让人忧伤。不过,若以数据思维分析,看似散乱的舆情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每个过去的事件都可能与当下以及未来有关。大数据正在实现着前所未有的大连接,帮助我们重新获得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这正是教育所需要的,也是中国教育报刊社舆情监测(中教舆情)的核心理念所在:关联性、整体感、穿透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认识和行动上克服狭隘与琐碎,让教育的影响更全面、更持久。过去一周,就舆情事件类别而言,媒体报道主要集中在师生形象、教育管理和教育政策三个方面。其中,复旦投毒案二审、高考加分政策调整、教育部出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新规等事件位居媒体报道量前三位。
复旦投毒案二审事件以2320篇(次)的报道量领跑上周舆情榜。当公众舆论和专业意见不再“一边倒”的时候,更加凸显的是人们对生命的关切。长达13个小时的二审,尽管我们还在等待结果,但庭审过程已经庄重地昭告全社会:唯有司法才能帮助人们获知真相,进而伸张正义。上周,关心教育的人们还感受到另一种庄重:国家推进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决心和步伐势不可当,挺进“改革深水区”的鼓点越来越密集。12月16日,教育部出台两部与高考改密切相关的“重量级”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和《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12月17日,教育部再出实招,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引起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
有了对教育改革“进行时”的持续性感受,公众对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有了更确切的感知和认同。短短几天,高考加分“瘦身”、“统考”变“选考”、文理分科将成历史等从新政策中浓缩而来的表达,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